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景区动态 > 媒体关注

跟着传说游金华山③ ▏道教洞天育大仙 扶贫济困美名传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山,古称赤松山,相传为晋代黄初平、黄初起得道之处,后又有舒道纪、董维滋、黄彦远等人在此修炼。    


  早在秦汉时期,安期生、刘仲卿便在此隐居。东汉《越绝书》称山高而神异的金华山是古人采药之所,可以看出当时的金华山已在中国道教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    


  到了南宋,著名方士倪守约在《金华赤松山志》中对金华山风光是这样描绘的:“三十六洞天……奇伟峻拔,岩穴奋踞,风云凝互,气势磅礴。”“三十六洞天”便是金华山。    千百年来,


  金华山奇秀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名士、文人前来探幽览胜,寻踪访古,求经悟道。他们泼墨逸情,吟咏歌诵,留下了众多诗文词赋。



文人笔下的牧羊儿


  “灵祠丹井余真迹,祠下老松森百尺。”沿着历代诗人的足迹,记者在双龙洞的林间一隅寻觅到了金华观。  


  金华观原称“赤松下观”,始建年代不详,曾多次修建。相传曾为赤松子和安期生登真之地。   


  南宋倪守约《金华赤松山志》记载,金华观“在双龙洞侧,掌三洞香火,元系赤松下观”。北宋政和七年(1117),金华观以“洞天福地”重建,有“天下名山”匾额一方悬挂其中。因此,可认定金华观最晚建造于北宋年间。



  登上几十级台阶,一座山门映入眼帘,上书“赤松真源”四个大字。拾级而上,观内红墙筒瓦绿树环抱,飞檐脊兽形态生动。走进大殿,黄大仙神像端坐正中,殿内殿外散布着累累石羊,形态各异。



  关于黄大仙和石羊的故事由来已久。东晋时期葛洪《神仙传·黄初平》中就有记载:晋代人,名黄初平,丹溪人。15岁时在金华山修炼,修得叱石成羊和日中无影之功,成为匡世济民、惩恶扬善的英雄,世人称之为黄大仙。    


  千百年来,“叱石成羊”的传说不仅盛于民间,也引得历代名贤雅士借以寄情抒怀。    


  梁简文帝萧纲在《仙客诗》中描述了自己求仙热望失落之后的精神迷失与无奈:“穿池听龙长,叱石待羊归。酒阑时节久,桃生岁月稀。”    


  南宋抗金名臣郑刚中在他的《题赤松》诗中直抒胸臆:“要须功行满,乃可超尘泥。无怀轻诞心,鹤鹿浪欲骑。安期寄语谓世人,初平不是牧羊儿。”



  金华山文化研究院院长施怀德认为,典籍记载、文人吟咏和民间文学三大系统,建构起了黄大仙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基本架构,并赋予了黄大仙文化历久弥新、久传不衰的张力和活力。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众多诗词、曲艺、游记、绘画等文艺作品普遍反映人们对黄大仙文化的崇敬、仰慕与赞赏,其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也对不同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扬善惩恶的民间“侠道”


  从金华观出发,沿着山势而行,不久便能到达鹿田村。村南的鹿女湖边,还有黄大仙叱石成羊的“浪石”和“比武石”遗存。徐霞客在《浙游日记》中说浪石“大者如狮象,小者如鹿豕,俱蹲伏平莽中,岂今复化为石耶”。    


  这里的山水和黄大仙密不可分,不论是山上的朝真洞、仙瀑洞,还是山坳间的鹿女湖,都曾有文字资料对其进行记载和描写。在记者寻访过程中,这一带依然流传着黄大仙的传说。



  相传,黄大仙修道后,一直以“扶贫济困、治病救人、扬善惩恶”为己任。一年秋天,黄大仙回北山看望乡亲。乡亲们向他诉苦:贪心的财主和知府为了寻宝,在鹿田村东面的山垄里挖了一条半里长、几丈深的沟。    


  一天,知府头痛难忍。黄大仙为了惩罚财主和知府的贪婪,便乔装成老中医为知府医治。他告诉知府,只有把鹿田村东面的山垄填好了,头痛才能痊愈。    


  在黄大仙的授意下,乡间百姓用5年时间才把山垄填好。贪婪的财主败光了家当,知府老爷也头痛了5年。    


  黄大仙与鹿田的渊源没有停留在古籍的记载,如今,移址重修的黄大仙祖宫也坐落在鹿田村东侧的山腰上。走进祖宫大殿细心观摩,左右两壁的浮雕图画上,记录着黄大仙自出生到得道成仙及行善的26个故事。一个接一个传说故事汇聚成完整的章节,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历经岁月流转,它们又与金华山的自然奇观融合在一起。



  据《金华县志》中记载,与黄大仙相关的人工建筑和自然遗迹就寻到30余处。除了“叱石成羊”的奇石,还有济世借贷的“珠宝山”,颂扬黄大仙修道行善的“撞仙石”,黄初平、黄初起对弈的“棋盘石”,还有与炼丹有关的“丹灶”“丹井”等。这些自然景观赋予黄大仙传说鲜活的生命力,千百年来流传不息。


黄大仙的帝王“粉丝”们


  穿梭在黄大仙祖宫内,在悠远的暮鼓声中,天色渐暗。祖宫内青烟袅袅,记者转了几重宫观,未见赤松宫的旧影,倒先闻建观的传说。



  《金华赤松山志》记载,黄初平、黄初起得道之后,百姓在金华山赤松涧西畔建起赤松宫,供奉黄初平之师赤松子及黄初平与黄初起三人,自晋朝开始,香火就延绵不绝。    


  到了宋代,赤松宫的香火极为兴盛。《浙江通志》记载,赤松宫“旧宫殿、庭院、廊庑甚盛,为江南道宫之冠”。    


  立宫祀奉的不仅是乡间百姓,历代帝王也对赤松宫青睐有加。历史上,共有14位帝王为其重修宫观、颁发封诰、题诗赞咏或进行封赏。



  宋代皇帝更是黄大仙的头号“追星族”,在宋朝开朝立代的300多年时间里。宋真宗、宋哲宗等9位皇帝先后为赤松宫题匾赐额,敕加封诰。    


  据史料考证,宋元祐二年(1087),江南大旱,江河无水,稻草晒得如同干草,老百姓唇干舌燥,官府人员到金华山赤松宫求雨。不久,金华附近便得甘露滋润,消除了旱灾。元符二年(1099)和淳熙十六年(1189),宋哲宗、宋孝宗先后诰敕“崇以美名,褒其有求必应”。景定三年(1262),宋理宗又为黄初平、黄初起加封诰,敕其“祈晴祷雨,则随感随通”。    


  如今,赤松宫原址已湮于大仙湖,但这两方碑刻仍竖立在金华观门外,仔细辨认石碑上的文字,似乎还印证着那段过往。




  《中华黄大仙文化》编者陈德松和张乐初认为,黄大仙行善的故事妇孺皆知,多位皇帝充分肯定了黄初平救人愈疾、祈晴祷雨而大做善事,是对黄大仙文化这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民大众所推崇精神品质的认可。


  透过黄大仙头上笼罩的炫目光环,拂去缥缈虚幻的云烟,从神话、故事、传奇中,看到其普济救善、有求必应的济世精神,迄今仍为世人所乐道和崇敬。黄大仙留下了传承1600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一直相陪伴的,还有那万壑清风与山间明月。